书画家贺芳芳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hefangfa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道不自器 大巧若拙
2015-06-26    浏览(1531)    作者:胡启明    来源:贺芳芳 官方网站

贺芳芳师从曾翔先生学习书法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其书法作品特色鲜明,古拙灵动,笔力圆劲,不追求横平竖直,但求力度,转折处无板滞之气。其收笔处藏锋严谨,提按顿挫表现得十分隐晦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,然其力则刚柔相济,其形则纵横变化,处处给人以富有生命力的动感美,又不失天机浑然之趣。运笔时,多是中锋用笔,篆意较浓。起笔自如,收笔随意,笔划之间笔锋的转换顺乎笔毫的自然状态,圆浑之中更显厚重和富于力度,呈现多变、自然、浑成之美。观其用笔,貌似简单,实则极具质感和笔意,拙中见雅,憨厚之中见老成,随意之处有真功。

每幅作品的布局都经过精心安排:时而疏秀淡远,如众星丽天;时而大小不一,如乱石铺路。疏密有致、俯仰生姿,总体上浑然一体、严谨整齐,在具体安排上又是合理利用、尽情发挥,充分显现出天真烂漫、自然浑成之美,这种谋篇布局之法,体现书者大胆、随性、不拘一格的风格,也是这些作品章法上的独到之处。

各书家的修养、气质、审美趣味不同,书法也以不同的面貌显现,形成各种书意书风。贺芳芳的书法美学思想深受其师曾翔的影响,追求混沌未凿的拙朴意趣。她本人性格豁达洒脱,选择此种书风,亦可谓“性情所至,妙不自寻”。

在书法界,对拙朴风格的追求历来不乏其人。黄庭坚说:“凡书要拙多于巧。”反对刻意浓妆艳抹,而追求淳朴自然。姜夔也说:“故不得中行,与其工也宁拙,与其弱也宁劲,与其钝也宁速。”他认为,如果不能达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美,与其写得工巧,不如写得朴拙。姜夔的审美理想以儒家的中和美为旨归,但是,以浮巧和率拙相比,他以为拙更接近自然。明末清初的傅山说:“写字无奇巧,只有正拙,正极奇生,归于大巧若拙矣。”这些思想应与贺芳芳的书法思想有着较深的渊源。

这里的“拙”无“粗陋肤浅”的意思,而是“若拙”,它揭示出事物质朴无华的本真状态,含有“绝巧去利”、“妙造自然”的自信。为达到这种“生拙”的效果,作者经历了“生后熟,熟后生”的练习过程。由笨拙而掌握规则法度,进入到熟练的境地,然后还要追求熟之后的生。明代汤临初说:“书必先生而后熟,亦必先熟而后生。始之生者,学力未到,心手相违也;熟而生者,不落蹊径,不随世俗,新意时出,笔底具化工也。”熟后的“生”,才是真正进入到自然的境界。清代姚孟起也说:“书贵熟,熟则乐;书忌熟,熟则俗。”姚孟起并没有否定“熟”的意义,要“运用尽于精熟,规矩同于胸襟,自然容与徘徊,意先笔后,潇洒流落,翰逸神飞。”(孙过庭语)用笔只有达到娴熟的程度,书写起来才能心手相应、意到笔随,获得自由操纵心手的乐趣。但“书忌熟”,不经过思索、不灌注感情的信手挥洒,看似熟练,却失去了书写的真趣,成为庸俗的表演。所以,精熟固然是需要的,但不能停留于精熟而成为程式化的“俗”。熟后生和刚开始的生不同,开始的生是支离,是不工;“不工之工”则不同,是超越了法度之后的重新回归,看似回到了最初的起点,却是螺旋上升到了新的高度。所以,“不工之工”的境界包含了对书法熟练技巧的超越,是技巧娴熟之后对技巧的否定。

如崔树强所言:“巧是智性的单线发展,拙是生命的理性回归,妍是巧的符号,质是拙的精神。拙的意义在于对工具理性和文明状态的深刻批判,消解技巧而进入到本真的自然状态,从而颐养生命。拙不是枯朽,而是对生命活力的唤醒;拙不是笨拙,而是反对人工的痕迹。拙要打破程式化、恢复偶然性,拙无目的而合目的,它体现着自然内在的秩序和节奏。”这为贺芳芳的书法意趣追求提供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支持。

除练习书法外,贺芳芳对绘画、金石篆刻也有独特的见解,这对她涵养性情、提升书法水平有着重大意义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相信她会对书法有更高的领悟,她的作品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欣赏。(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胡启明)

标签:贺芳芳,书法,崔树强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